2019青岛智慧城市典型案例评选

首页 > 人工智能技术在集装箱码头闸口的应用 > 方案亮点

方案亮点

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简称QQCT)隶属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单体集装箱公司之一,码头作业量非常大。近年来随着箱量增加和海关监管逐步升级,传统的集装箱闸口系统在使用中系统故障率高、后期识别率降低明显、维护工作量大、维护成本高、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越来越明显。 项目思路: 传统的闸口系统均采用红外、激光或地感线圈等触发装置,存在多项不足:前端设备多,易受外部环境(雨雪雾、灰尘、振动等)影响而停止工作,后期维护量大且费用高。对设备安装位置要求严格,对一些特殊需求的识别难以响应。而新系统只在前端安装网络摄像机和补光灯,将各道口的视频实时传回后方服务器,引入西井科技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直接通过对视频流数据分析,将需要的各项数据进行输出。 传统系统采用人工核对采集信息的方式,现将采集数据与生产数据、海关放行数据进行自动比对,1秒钟内即可完成自动放行。 传统与海关数据交互采用服务器串口通讯模式,传输速度慢、环节多、出现故障难以排查。现采用互联网与串口两种模式互备的方法,可以灵活切换信息传输路径保证传输稳定。 系统创新点及实现方案 1、数据采集方法的改进: 采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将通过道口的车辆及集装箱视频实时传输至后方服务器,由人工智能识别芯片对视频流进行分析,将需要的字段结果进行数字化输出,识别速度快(车辆未停到位结果已传输到服务器)、准确率高(平均识别率99%)。减少了数据采集端的设备数量,只保留通道上的相机及夜间开启的补光灯,安装位置可视现场环境多样化选择,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了后期维护的工作量。 2、数据核对和放行模式的改进: 道口的采集数据会与码头的生产数据和海关的放行数据进行自动比碰,确认无误后对车辆进行自动放行,自动放行率可达90%以上,配合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将平均过闸时间由40秒提升至25秒,进出闸口16条道口仅需5名理货人员。 3、海关放行数据传输模式的改进: 采用互联网与串口互备模式,可随时方便地调整传输模式,大幅提高了传输速率,且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 代表性及推广价值 系统已在标准的集装箱码头闸口运行一年多,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数据自动比对放行、改进海关放行数据传输模式等大幅提高了闸口通行效率,减少了人工处理环节,避免了闸口拥堵和能源浪费,在交通行业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特别适合应用于旧闸口的升级改造。 应用情况及效果 系统整体人工干预比例降至10%,闸口每班较之前节省6人共节省24人,每年为码头节省人力资源开支216万元。 平均每车过闸时间由40秒提升到25秒,拖车的等待时间减少一年共节约燃油1.5万升,为客户节约资金10万元,减少碳排放达40吨。